最近问题比较多,一些共性的问题展开来聊聊吧,想到哪说到哪。城市分析在最后,关心城市房价的可以直接拉到最下面。有些购房者特别迷恋“周期”,“低买高卖”,但实际上,不可刻舟求剑。房地产加盟
就拿北京举例子。在2017年以前,北京楼市是典型的三年一周期:
2008年低迷,2009年拉升,2010年高涨
2011年低迷,2012年拉升,2013年高涨
2014年低迷,2015年拉升,2016年高涨
如果你拿之前的北京周期来预判2017年之后的走势,那就完全错了。因为2017年之后,北京楼市再无周期,有的只是分化。分化为强和弱。弱者一直趴着,强者整体向上,但是又自带小周期。所以2017年之后,买北京,重要的不是周期,而是选筹,买什么样的房子,比啥时候买更重要。短炒没意义,价值投资是趋势。其实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时期过去了,房价快速上涨几乎不可能,如果你还是盯着今年买,明年涨一波了卖,那劝你别买了。因为涨一波也涨不了多少,可能还不够交易的税费。而且现在政策风向这么严,一波涨必然有一波调控,指不定就把你关里面了。所以真正正确的做法是长期持有,我不知道你啥时候会涨,但是我知道你未来价格一定不会低,这就行了。判断什么时候该买房,其实很重要的数据就是看成交量。楼市是典型的量在价前,如果量不涨,价格一定不会涨,如果量大涨,那价格一定会涨。
以北京为例,一直就有个荣枯线,月成交1万5千套。如果成交量低于1万套,价格会下跌,如果成交量在1万套到1.5万套之间,价格会平稳,成交量在1万5到2万套之间,价格会涨,2万套以上,价格会疯涨。房地产目前还是黑夜,但是未来有结构性机会。前段时间的全面降准其实是一个信号,因为货币政策是连续的,不会无缘无故来这么一下。所以全面降准就是货币政策走向宽松周期的信号,预计肯定还会有继续降准或者降息的跟进政策。为什么降准,主要是保经济。
去年,因为只有中国还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,所以中国的出口强劲,但是今年,一方面,疫苗普及各国疫情得到控制,其他国家生产也慢慢恢复,今年中国的出口势必受到挤压。另一方面,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,成本上升,利润被压缩,对于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很大的影响。而且消费端数据也不太好,6月CPI只有1.1,但是PPI有8.8,PPI远大于CPI,说明价格从生产端像消费端传导不过去。所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,央行才会适当的进行货币宽松。但是对于房地产的管理,三道红线、两集中、信贷额度对房地产还是收紧的。所以只能说,已经开始下雨了,但是水什么时候能流进房地产,这个还需要时间来观察。但是不管怎么说,对于楼市而言,降准总比不降准好,宽松总比不宽松好。再来聊聊城市。
一线城市本轮行情,基本接近尾声了。广州,过去一年涨得挺猛,但是最近开始跌了,目前还没调整到位,建议年底或者明年入手。上海,现在基本不怎么涨了,同样去年涨得太多了,而且上海跟北京不同,上海是普涨。预计今年,也会跟北京一样分化,不排除过去涨得多的非学老房子价格要跌。北京,因为龙头学区房被打压,过去两年大幅上涨的部分房子,有一定的回调压力。深圳,1-2年之内,没有任何机会,可能要阴跌到2022年底。
二线城市西安,涨了很多,但是最近出台指导价,会熄火一段时间。重庆,最近一年也涨了不少,预计调控会加码,现在入手要慎重。杭州,这城市邪门了,五年不涨,一涨涨五年,当然,杭州基本面太强劲了,长期来看依然可以入手。南京,这两年微涨,应该不会有啥大调控,比较安全,都市圈概念,未来持续看好。成都,人口2000万了,层层加码调控,房价依然在涨,长期看好,短期之内建议慎重。苏州,19年涨很多,但是最近两年没涨,可以开始看了,但是啥时候能涨不好说。
大湾区其他城市,龙头大哥深圳下跌趋势已经确定,其他城市也不太可能有太大的机会。合肥,重磅调控之后,房价总算控制住了,建议观望。武汉,去年疫情控制住之后,房价就开始抬升,预计现在还只是在山坡上,没到顶。青岛和济南,底部已经确认,可以慢慢看了。石家庄,这城市短期之内看不到啥启动迹象。天津的话,买学区吧,这城市有个新现象,一堆人落户天津,都是为了孩子上学和高考。所以学区房应该会走势比较强。
购房网全国百城战略,城市合伙人持续火热招募中!
携手加盟商,聚力同心,共赢未来!
更多楼市信息可随时关注购房网!
购房网
全国百城招募城市合伙人,加盟购房共赢未来!
全国咨询电话:4008-876-376